[1] 权小锋,肖斌卿,吴世农.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够稳定市场吗?—基于A股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综合调查[J].管理世界,2016(1):139-152. [2] CHOI D, MOBBS S. Investor relations executives in the top management team[R]. SSRN Working Paper, 2019. [3] 陈克兢.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吗[J].南开管理评论,2019,22(4):161-175. [4] 葛丰.市值管理的核心是价值管理[J],中国经济周刊,2021(10):3-3. [5] 田轩,孟清扬.股权激励计划能促进企业创新吗[J].南开管理评论,2018,21(3):176-190. [6] 马新啸,汤泰劼,蔡贵龙.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国有企业去僵尸化[J].金融研究,2021(3):95-113. [7] 刘运国,郑巧,蔡贵龙.非国有股东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吗?—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6(11):61-68. [8] 蔡贵龙,柳建华,马新啸.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国企高管薪酬激励[J].管理世界,2018,34(5):137-149. [9] 曹丰,谷孝颖.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抑制国有企业金融化吗?[J].经济管理,2021,43(1):54-71. [10] 马勇,王满,马影,等.非国有大股东影响国企审计师选择吗?[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34(2):19-30. [11] 曹越,孙丽,郭天枭,等.“国企混改”与内部控制质量:来自上市国企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20(8):144-158. [12] 吴秋生,独正元.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度、政府隐性担保与国企过度负债[J].经济管理,2019,41(8):162-177. [13] 祁怀锦,刘艳霞,王文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效应评估及其实现路径[J].改革,2018(9):66-80. [14] 马新啸,汤泰劼,郑国坚.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化解国有企业产能过剩吗?[J].经济管理,2021,43(2):38-55. [15] 赵颖.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9,31(2):70-77. [16] 谢德仁,郑登津,崔宸瑜.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潜在的“地雷”吗?—基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6(5):128-140+188. [17] 闫伟宸,肖星.政府目标,国企分类与高管继任[J].南开管理评论,2019,22(5):130-141. [18] 李旎,蔡贵龙,郑国坚.市值管理的综合分析框架:理论与实践[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8,32(2):75-95. [19] BROCHET F, LIMBACH P, BAZHUTOV D, et al. Where does investor relations matter the most?[R]. SSRN Working Paper, 2020. [20] 李旎,郑国坚.市值管理动机下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与利益侵占[J].会计研究,2015(5):42-49. [21] CHAPMAN K L, MILLER G S, WHITE H D. Investor relations and information assimilation[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9,97(2): 105-131. [22] 权小锋,张欣哲,尹洪英.负面事件中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价值效应考察[J].财贸经济,2017,38(6):80-97. [23] 陈克兢.退出威胁与公司治理—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J].财经研究,2018,44(11):18-32. [24] 陈运佳,吕长江,黄海杰,等.上市公司为什么选择员工持股计划—基于市值管理的证据[J].会计研究,2020(5):91-103. [25] 祁怀锦,李晖,刘艳霞.政府治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资本配置效率[J].改革,2019(7):40-51. [26] 马连福,张晓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投资者关系管理[J].中国工业经济,2020(11):156-173. [27] CHAHINE S, COLAK G, HASAN I, et al. Investor relations and IPO performance[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20, 25(2): 74-512. [28] 游家兴,吴静.沉默的螺旋: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J].经济研究,2012,47(7):141-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