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awlak Z. Rough se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1982, 11(5): 341-356. [2] Pawlak Z. Rough set: teoretical aspects of resoning about data[M].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1. [3] 张文修.粗糙集理论与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 邱卫根,罗中良.基于模糊粗集的不完备信息表属性约简新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41(35):15-16+22. [5] 苗夺谦,王珏.粗糙集理论中知识粗糙性与信息熵关系的讨论[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8,11(1):34-40. [6] 郭海湘,诸克军,贺勇,陈希.基于模糊聚类和粗糙集提取我国经济增长的模糊规则[J].管理学报,2005,2(4):437-440+454. [7] 王学明,舒兰.基于直觉模糊相似关系下的粗糙集属性约简[J].模糊系统与数学,2012,26(5):185-189. [8] 邓毅雄,黄兆华.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基于集对分析粗糙集模型[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2):100-103. [9] 刘富春.基于集对分析方法的不完备信息系统的扩充粗糙集模型[J].计算机科学, 2006,33(2):169-172. [10] 张海东,舒兰.基于集对分析下的变精度Bayesian粗糙集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39(2):76-80. [11] 丁爱中,陈德胜,潘成忠,许新宜.基于粗糙集和集对分析的中国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评价[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8(3):71-75. [12] 王春杰,曹会智,殷信桥,薛元飞,周启翔.基于粗糙集和集对分析的战时车辆装备保障方案决策模型[J].四川兵工学报,2010,31(6):10-13. [13] 刘保相.粗糙集对分析理论与决策模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4] 赵克勤.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5] 赵克勤.集对论—一种新的不确定性理论方法与应用[J].系统工程,1996,14(1):18-24. [16] 郑丕谔,岳成艳. 基于集对论的居民消费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22(6):36-40+23. [17] 刘秀梅,赵克勤.基于二次联系数的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与应用[J].模糊系统与数学,2011,25(5):115-121. [18] 赵克勤.集对分析的不确定性系统理论在AI中的应用[J].智能系统学报,2006,1(2):16-25. [19] 刘秀梅,赵克勤.基于联系数的不确定空情意图识别[J].智能系统学报,2012,6(5):205-210. [20] 王文圣,李跃清,金菊良,丁晶.水文水资源集对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1] 王文圣,李跃清,金菊良,丁晶.水资源系统评价新方法-集对评价法[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39(9):1529-1534. [22] 沈定珠.体育用联系数学[J].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7. [23] 覃杰,赵克勤.多元联系数在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排序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统计,2004,11(3):195-198. [24] 张居凤,汪玉,方志刚.基于QFD/SPA的武器装备的需求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32(9):2016-2021. [25] 陶利民,黄德才.开放网络环境下的基于多元联系数的主观信任评估与决策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2,33(6):1202-1206. [26] 杨红梅.模糊数学基础及应用[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