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丁然,卜伟.基于主观博弈的混合所有制演化机理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7(6):23-29. [2] 王红领,李稻葵,雷鼎鸣.政府为什么会放弃国有企业的产权[J].经济研究,2001(8):61-70,85-96. [3] 韩朝华,戴慕珍.中国民营化的财政动因[J].经济研究,2010(2):69-82. [4] 郝云宏,汪茜.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制衡机制研究—基于“鄂武商控制权之争”的案例解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5(3):148-160. [5] 马连福,王丽丽,张琦.混合所有制的优序选择:市场的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15(7):5-20. [6] 郝阳,龚六堂.国有、民营混合参股与公司绩效改进[J].经济研究,2017,52(3):122-135. [7] 张继德,刘素含.从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看战略投资者的选择[J].会计研究,2018(7):28-34. [8] 任广乾,徐瑞,李维安,等.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政府激励行为与非国有资本策略选择的主观博弈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21,29(4):93-103. [9] 杨记军,逯东,杨丹.国有企业的政府控制权转让研究[J].经济研究,2010(2):69-82. [10] 綦好东,郭骏超,朱炜.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力、阻力与实现路径[J].管理世界,2017(10):8-19. [11] 黄速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J].经济管理,2014,36(7):1-10. [12] 李炳堃.国资改革与混合所有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J].经济问题,2017(12):60-64. [13] 余明桂,李文贵,潘红波.民营化、产权保护与企业风险承担[J].经济研究,2013,48(9):112-124. [14] 张辉,黄昊,闫强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性负担与国有企业绩效—基于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6(9):32-41. [15] 廖冠民,沈红波.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动因、后果及治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4(6):96-108. [16] 王艳.混合所有制并购与创新驱动发展—广东省地方国企“瀚蓝环境”2001~2015年纵向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6(8):150-163. [17] 李文贵,余明桂.民营化企业的股权结构与企业创新[J].管理世界,2015(4):112-125. [18] 张继德,刘素含.从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看战略投资者的选择[J].会计研究,2018(7):28-34. [19] 姜姗.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与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6(6):193-195. [20] 汤谷良,戴璐.国有上市公司部分民营化的经济后果—基于“武昌鱼”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06(9):48-55,96. [21] 杨红英,童露.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5):50-54. [22] 杨建军.大型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环节[J].改革,2014(5):41-43. [23] 齐平,王子扶,陈俊龙.交易成本、禀赋效应与国有股权转让定价—兼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思路[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36(5):88-91. [24] 李东升,杜恒波,唐文龙.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利益机制重构[J].经济学家,2015(9):33-39. [25] 李建标,王高阳,李帅琦,等.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和非国有资本的行为博弈—实验室实验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6(6):109-126. [26] 程敏,刘彩清.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拆迁行为演化博弈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7,26(2):35-41. [27] LIN Yifu, TAN Guofu. Policy burdens, accountability, and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J]. The American Economist, 1999, 89(2): 426-431. [28] 黄敏镁.基于演化博弈的供应链协同产品开发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0,6(18):155-162. [29] FRIEDMAN D. Evolutionary games in economics[J]. Econometrica, 1991, 59(3): 637-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