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0年 第2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04-25
    理论分析与方法探讨
    考虑突发事件状态转移的政府应急物资采购定价模型
    刘阳, 田军, 冯耕中, 扈衷权
    2020, 29(4):  1-11.  DOI: 10.12005/orms.2020.0084
    摘要 ( )   PDF (14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物资需求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政府首先将常规物资调拨至受灾区,并根据阶段性救灾成果作出应急物资采购决策。突发事件状态总是不断发生转移,使得政府已采购的物资在状态好转时容易造成浪费,在状态持续恶化时又不足以满足突发需求,因此考虑突发事件状态转移情形的应急物资采购定价策略对提升政府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尤为关键。为此,本研究引入数量柔性契约到政府与应急物资供应商组成的两级应急物资采购供应链,构建了基于突发事件状态转移的应急物资采购定价模型,推导得出政企达成合作的条件与双方最优决策策略,并对比分析了契约合作与分散非合作下的供应商利润与政府成本。进一步采用数值计算与敏感性分析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讨论了若干外生变量对政企最优决策与双方成本收益的影响,提出重要的管理启示。研究表明,考虑突发事件状态转移的基于数量柔性契约的政府应急物资采购定价模型既可以有效提高应急物资储备水平,又能保障供应商的合理收益以及控制政府成本,实现了政企双赢。
    基于随机Petri网理论的邮轮灾难事故预警机制研究
    李明琨, 蒋欣颖
    2020, 29(4):  12-20.  DOI: 10.12005/orms.2020.0085
    摘要 ( )   PDF (18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邮轮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凸显了预警机制的重要性。本文采用集合结构对邮轮安全事故的致因进行分析与描述,以此建立邮轮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对指标体系的分析并结合船舶航行实践,设计了邮轮安全预警机制。本研究综合考虑气象条件、通航环境对邮轮航行安全的影响,通过引入与构建随机Petri网理论模型,结合“东方之星”轮沉船事故,对恶劣气象条件下邮轮的安全预警机制进行仿真分析。实验显示风级、雨量等级增长速率与邮轮面临灾难危机的概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且浪级、风级及雨量等级对邮轮安全预警状态有交互作用,并产生了三者交互作用下的预警临界曲面,为邮轮是否可继续安全航行提供定量分析与决策支持。
    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救护车多时段布局优化研究
    蒋清宸, 苏强, 祝延宏, 王秋根
    2020, 29(4):  21-29.  DOI: 10.12005/orms.2020.0086
    摘要 ( )   PDF (11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院前急救服务水平和救护资源之间存在悖反效益,本文综合考虑急救服务效果与急救网络成本,应用延误成本刻画急救效果,运营成本刻画急救资源使用,同时考虑需求规模、需求空间分布、救护车行驶速度以及救护车不可获得率随时间变化的影响,建立以最小化社会总成本为目标的救护车多时段布局优化模型,应用上海市松江区的实际数据,系统研究多时段救护车布局优化问题。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系统在保证80%的高标准覆盖水平下,社会总成本比原系统下降32.23%。相比静态的情况,考虑时变因素可以使社会总成本下降15.8%,双覆盖率提高12.84%,各时段车辆繁忙率方差下降91.67%。
    考虑回收-补偿约束的卫星城镇生活垃圾中转站选址研究
    李海君, 张耀文, 杨月巧
    2020, 29(4):  30-35.  DOI: 10.12005/orms.2020.0087
    摘要 ( )   PDF (10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进行卫星城镇WSW中转站优化选址,本文结合城镇中转站选址经济、社会、环境负效应等相关影响因素细化分析,确定了城镇中转设施分步优化模型方法。该方法结合规范约束距离改进LSCP模型,于待选点中确定一次覆盖所有收集点的设施备选组合,而后应用综合考虑了建设运营成本、负效应、回收效率的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最终确定中转站位置、收纳量与服务分配方案。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实用性与合理性。
    轴辐式同城快递网络模式研究
    李文莉, 李昆鹏, 阮文意
    2020, 29(4):  36-42.  DOI: 10.12005/orms.2020.0088
    摘要 ( )   PDF (15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快递网点密度的稠密化,网络结构设计优劣直接关系到快递公司的运营成本和服务水平。针对快递公司的同城快递市场,在不改变现有网点规模选址的基础上改变网点的从属,结合轴辐式网络结构模式设计来提升其时效并优化成本和资源投入。以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带分支流向约束的枢纽选址模型,设计了高效的禁忌搜索算法对问题求解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提供相应的集散点选址分配解决方案,有利于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同时提供了同城快递分区管理依据,避免因网络结构复杂引起管理和运营混乱;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节约运营成本,增加其快递网络的柔性,降低运作管理的难度。
    政府补贴下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的选择策略
    林贵华, 单仁邦, 陈拼博
    2020, 29(4):  43-53.  DOI: 10.12005/orms.2020.0089
    摘要 ( )   PDF (14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考虑由单一制造商、单一零售商以及单一第三方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主要研究其回收渠道的选择问题,并综合分析政府补贴政策对不同主体回收策略选择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不同主体回收的决策模型,对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最优策略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如下理论结果:在政府补贴的不同区间内,决策者(政府、消费者和政策制定者等)所选择的回收渠道可能会截然不同;政府补贴越少,决策者越倾向于选择零售商回收;政府补贴越多,决策者则越倾向于选择第三方回收。
    App开发者质量投资和定价策略研究
    张翠华, 许占峰
    2020, 29(4):  54-61.  DOI: 10.12005/orms.2020.0090
    摘要 ( )   PDF (16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考虑了由两个App开发者和一个下载平台商所构成的二级App供应链,在开发者间存在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的情况下,区分开发者竞争、开发者合作、供应链集中决策以及混合竞争四种不同的情景,建立了开发者质量投资和定价决策模型,分析了四种情景下开发者的均衡策略,并通过数值仿真进一步探讨了价格竞争程度和质量竞争程度对不同情境下均衡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高能力开发者的最优质量投资水平以及最优App价格均高于低能力开发者;价格竞争程度和质量竞争程度对非合作情形下的最优策略影响显著,对合作情形下的最优策略影响不显著;此外,App供应链总利润的高低取决于开发者与平台商之间合作的紧密程度。
    资金约束下订单农业供应链内外部融资策略研究
    史立刚, 彭红军, 丛静
    2020, 29(4):  62-69.  DOI: 10.12005/orms.2020.0091
    摘要 ( )   PDF (12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一个农户和一个公司组成的二级订单农业供应链,农户面临资金约束及农产品产出随机性,分别研究了银行贷款融资和带有价格折扣的预付款两种融资模式下,农户的生产决策和公司的收购价格决策,进而探讨了供应链内外部融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产出随机性风险导致农户减少种植规模,公司降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不利于农户增加收入,对公司利润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农户的弱势地位,相比银行贷款融资模式,预付款融资无法实现农户与公司双方的帕累托改进。
    考虑损失厌恶行为与谈判破裂的Rubinstein谈判博弈研究
    冯中伟, 谭春桥
    2020, 29(4):  70-77.  DOI: 10.12005/orms.2020.0092
    摘要 ( )   PDF (10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考虑具有损失厌恶行为与破裂风险的Rubinstein谈判博弈。首先构建子博弈完美均衡,并证明子博弈完美均衡的存在性及唯一性。然后分析子博弈完美均衡的性质,结果表明:参与人受益于对手的损失厌恶行为,而因自身具有损失厌恶行为遭受损失;谈判破裂概率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取决于贴现因子与参与人的损失厌恶系数;当谈判破裂的概率趋于零时,极限均衡结果收敛于经典的Rubinstein谈判博弈结果。最后建立了与非对称Nash谈判解的关系,其中参与人的议价能力与自身的损失厌恶水平呈负相关性,与对手的损失厌恶水平呈正相关性;参与人的议价能力依赖于谈判破裂概率与出价时间间隔的比值。
    信息非对称环境下产业创新平台多方主体博弈分析
    曹玉红, 尤建新
    2020, 29(4):  78-85.  DOI: 10.12005/orms.2020.0093
    摘要 ( )   PDF (9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产业创新平台在多方主体模式下的协同合作策略问题。我国产业创新平台发展时间较短,部分平台系统的资源共享和服务能力处于“弱势”,但通过多方主体协同合作能有效提升平台系统的技术创新水平,所以主体间的博弈会影响平台系统的存续质量与运行效率。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信息非对称环境下“产业链相关企业-各类研究型机构-政府管理部门”主要三方主体的静态博弈模型,从利益实现机制出发,强化各方主体在产业创新平台运行中的理性,以破解产业创新平台运行效率低下困局。研究表明,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是否会严格遵循契约治理规范自身行为主要取决于各自的资源共享力度、资源共享成本以及资源共享的收益。
    污染产业转移下府际间合作治理大气污染的演化博弈分析
    何奇龙, 李琴英, 李晶
    2020, 29(4):  86-92.  DOI: 10.12005/orms.2020.0094
    摘要 ( )   PDF (9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气污染具有跨区域性,府际间合作治理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必由之路,合作治理中存在“搭治污便车”的困境。由于府际间大气污染治理博弈的具有长期性和动态性,由此建立了多人两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研究,无约束机制和有约束机制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考虑到政府间污染产业转移,建立了污染产业转移政府对承接方政府治污补偿机制下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研究无约束和有约束两种情形下(补偿,治理)策略成为演化稳定均衡状态的条件。研究表明:府际间的合作治理策略选择不会受到外部效应的影响,大气污染治理成本、治理时污染物减排量、不治理时污染物排放增加量、中央政府对治理的奖励和对不治理的惩罚力度是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将大气质量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提高其权重系数,可有效促使地方政府策略向参与合作治理演化。无约束下自主选择时,最优策略(补偿,治理)不会成为稳定均衡策略,引入中央政府约束后,当经济惩罚在一定范围内,(补偿,治理)成为稳定均衡策略。
    电商生态系统中核心种群间信用机制的动态演化博弈
    张丽, 王向向, 李佳鑫
    2020, 29(4):  93-101.  DOI: 10.12005/orms.2020.0095
    摘要 ( )   PDF (14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购方便快捷,然而电商平台的假货现象、诚信危机、规范缺失等问题则严重困扰整个电商生态系统,譬如拼多多赴美上市后饱受争议,电商平台中的“雷碧、康帅傅、粤利粤、脉劫”等产品长期存在。信用对电子商务至关重要,电商平台的信用监管责任已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基于博弈论将消费者投诉引入电商平台信用监管机制,构建了信息不对称下以电商平台、商家和消费者为主体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在电商平台积极监管和消费者投诉双重监管条件下,各主体博弈策略选择与行为演化的影响因素及趋于稳定状态的条件,并进行演化仿真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商家选择“诚信”策略的种群规模与电商平台的监管概率和消费者选择“投诉”策略的种群规模息息相关;建立商家诚信奖励和失信惩罚机制、信用保证金机制、消费者投诉反馈机制、严厉打击商家私下补贴,降低消费者及公众的参与成本,能够有效推动商家诚信经营。
    需求可变性降低对均值CVaR约束销售努力决策库存系统的影响
    禹海波, 那娜, 李媛, 唐中君
    2020, 29(4):  102-112.  DOI: 10.12005/orms.2020.0096
    摘要 ( )   PDF (12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运用Levy提出的变换研究需求可变性降低对风险偏好零售商的库存决策、销售努力决策和期望效用的影响,用均值CVaR刻画零售商的风险偏好特性,它包括风险厌恶、风险追求,也具有损失规避的特性。首先,运用该变换定量刻画需求可变性的降低,证明该变换蕴含经典随机占优中的割准则序和二阶随机占优等。其次,给出系统的最优订货量、最优期望效用和最优销售努力水平,得到它们关于风险偏好系数的单调性,并给出降低需求可变性对期望效用的影响。第三,针对风险中性、风险厌恶(最大化CVaR)和风险追求(最小化CVaR)这三种特殊情况得到相应的结果,并给出企业在库存决策和促销决策的管理启示。最后,通过数值例子验证了得到的研究结果并给出相应的管理启示。
    政府奖惩下供应链合作减排与低碳宣传的动态优化
    王道平, 王婷婷
    2020, 29(4):  113-120.  DOI: 10.12005/orms.2020.0097
    摘要 ( )   PDF (14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减少生产过程中碳排放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考虑到政府对制造商采取奖惩措施,以此为背景,针对供应链长期合作减排、低碳宣传的问题,构建微分博弈模型。考虑到产品需求受碳排放量和零售商低碳宣传努力的共同影响下,得出并分析了分散式和集中式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反馈均衡策略及产品碳排放量的最优轨迹,发现产品碳排放量的最优轨迹具有多种敛散性,且在集中式决策下实现了供应链利润和环境绩效的双赢。此外,还分析了政府奖惩力度对产品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后结合算例对模型进行分析,为供应链的低碳化管理和政府奖惩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参考。
    交货期差异下的双渠道订货与协调优化策略
    徐飞, 王红蕾
    2020, 29(4):  121-129.  DOI: 10.12005/orms.2020.0098
    摘要 ( )   PDF (12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顾客往往具有不同交货期的期望,从而导致线上与线下渠道冲突加剧,同时也为其进行合作提供了基础。因此针对该问题,以一个开辟线上渠道的制造商和一个线下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考虑交货期差异下二者合作时的利润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首先采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制造商开辟的线上渠道与线下零售商订货纳什均衡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并探讨了二者均衡订货量与交货期差异率的关系;其次,证明了仅仅采用批发价格与服务费用契约无法协调制造商与线下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进一步优化设计了两部定价协调机制,并实现二者的双赢。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纳什均衡的存在性以及订货均衡与交货期差异率的关系。
    兼顾成本与时间保证率的泊位及岸桥协同调度优化
    宋云婷, 王诺, 吴暖
    2020, 29(4):  130-137.  DOI: 10.12005/orms.2020.0099
    摘要 ( )   PDF (124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集装箱班轮根据船期表按计划到离港的运行规律以及港口企业追求低运营成本的需求,本文以集装箱班轮按计划离港保证率最大和码头作业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了泊位及岸桥协同调度多目标优化模型;设计了叠加式局部搜索算法,将其嵌入到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中,经过相互交叉反馈运算,得到Pareto非劣解;采用“性价比”的概念和量化方法,选择出对港口和船公司的利益偏向最小的实施方案,解决了在Pareto解集中寻优的问题。最后,以大连港集装箱码头的生产实际为例,验证了上述优化模型及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Copula-CVaR下考虑随机成本和需求的单周期订货决策研究
    周赛玉, 王长军, 邵栗
    2020, 29(4):  138-146.  DOI: 10.12005/orms.2020.0100
    摘要 ( )   PDF (19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确定环境下的单周期最优订货量决策具有重要且广泛的应用价值。与传统的仅考虑需求不确定性的报童模型不同,本文考虑市场价格恒定,但成本和需求随机变化且相关联下的报童决策问题。为此,采用Copula函数构建成本和需求之间的关联,考虑决策者可能具有的风险态度,建立了相应的Copula-CVaR模型,证明了模型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并将模型离散化为易求解的线性规划问题。最后,通过不同的风险水平和多种Copula函数下的仿真,分析了随机成本与需求的相关性和波动性对最优决策结果影响,并得到相关结论,为相关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基于基本回路修正的AHP一致性调整方法研究
    解江, 吴诗辉
    2020, 29(4):  147-157.  DOI: 10.12005/orms.2020.0101
    摘要 ( )   PDF (17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AHP一致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基本回路修正的调整方法,能够同时解决数值不一致和逻辑不一致问题,同时保证对原始信息的修改量最小。数值不一致和逻辑不一致均由决策者的不准确判断引起,其中数值不一致可以通过降低一致性比率(CR)值进行改善,而逻辑不一致只有将判断矩阵中所有三阶回路去除才能得到解决。因此,通过对n阶判断矩阵进行基本矩阵分解,得到C3n个3阶的基本矩阵,其中存在三阶回路的称为基本回路,从而将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修正问题转化为基本回路的一致性修正问题。通过对基本回路的一致性比较,提出了两种确定最不一致元素的方法,即CR和最大法和优化法,并设计了优化模型对最不一致元素进行修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已有方法的对比结论证明了本文方法更为有效。
    加权幂平均复合判断矩阵的群体AHP一致性研究
    周金明, 苏为华, 朱晓临
    2020, 29(4):  158-164.  DOI: 10.12005/orms.2020.0102
    摘要 ( )   PDF (108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判断矩阵一致性是群体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一致性可以反映专家群体就所有可能的替代方案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利用一致性测度可以衡量评价者之间的差异,也是共识判断的基础。文章针对加权幂平均复合判断矩阵中存在的一致性问题进行研究,从幂平均次数对复合判断矩阵影响的角度,分析幂平均次数对一致性比率的影响程度,揭示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专家判断矩阵的阶数对一致性比率的作用;从群体专家权重的角度,研究权重对复合判断矩阵一致性比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幂平均的次数会影响复合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幂平均的次数在有限区间内保证复合判断矩阵的满意一致性,有限区间长度同时依赖于判断矩阵的阶数与幂平均的次数,且一致性比率是关于幂平均次数的凹函数;(2)判断矩阵的阶数越高,专家给出判断矩阵的难度加大,然而随着判断矩阵阶数的升高,一致性比率会呈递减趋势;(3)专家的权数对于一致性比率影响较小,即专家权数的灵敏度较低,给定权数的扰动后不会影响复合判断矩阵的满意一致性。
    带有随机订货点的两阶段报童模型
    闵杰, 李瑶, 刘斌, 欧剑
    2020, 29(4):  165-170.  DOI: 10.12005/orms.2020.0103
    摘要 ( )   PDF (11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销售商可通过二次订货以达到降低风险、增加利润的目的,然而在实际中由于生厂商供货能力不足等不可控因素,销售商往往无法确定何时能进行第二次订货。针对这种现象,本文研究二次订货时间不确定的报童问题,假设随机订货时间点和需求率均服从均匀分布,建立了带有随机订货点的两阶段报童模型,给出了两阶段最优期望总订货量,使得零售商在整个销售期内的期望利润达到最大值。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比分析了本文的二次订购模型与传统一次订购模型,研究结果指出在整个销售期内二次订货可以提高零售商的期望利润。
    基于聚类矩阵近似的协同过滤推荐研究
    张文, 崔杨波, 李健, 陈进东
    2020, 29(4):  171-178.  DOI: 10.12005/orms.2020.0104
    摘要 ( )   PDF (11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推荐系统中存在巨量的用户和商品,现有的协同过滤方法很难处理用户-商品推荐中的数据稀疏性和计算可扩展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矩阵近似的协同过滤推荐方法CF-cluMA。一方面,CF-cluMA方法通过对用户和商品进行分别聚类,并利用聚类后的用户-商品分块评分矩阵来刻画用户对于商品兴趣的局部性特点,以降低用户-商品评分矩阵的全局稀疏性。另一方面,CF-cluMA方法通过对局部稠密分块矩阵实施奇异值分解,并利用施密特变换近似全局用户-商品评分矩阵来预测用户对未知商品评分,以降低协同过滤算法的复杂性。在EachMovie电影评分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相比于已有的基于矩阵近似的协同过滤推荐方法,本文所提出的CF-cluMA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推荐系统的准确性并降低推荐系统的计算复杂性。本文的研究对于电子商务推荐系统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精确覆盖问题的加权分治算法
    胡沁, 宁爱兵, 苟海雯, 张惠珍
    2020, 29(4):  179-186.  DOI: 10.12005/orms.2020.0105
    摘要 ( )   PDF (11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确覆盖问题是组合优化中经典的NP-Hard问题之一,其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首先研究了精确覆盖问题的数学性质,并根据数学性质提出相应的分支降阶规则以缩小问题的规模;接着设计了一个基于分支降阶的回溯算法求解该问题;然后运用常规技术分析得出该精确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1.4656k);最后运用加权分治技术对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进行分析,将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降为O(1.3842k)。文章最后通过一个示例进一步阐述该算法的原理,并与其他精确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应用研究
    基于在线评论的多个竞争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产品定价策略
    蔡学媛, 李建斌, 戴宾, 李赟
    2020, 29(4):  187-194.  DOI: 10.12005/orms.2020.0106
    摘要 ( )   PDF (124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线评论作为一种产品信息传播载体,越来越受到网上电商及消费者的重视,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本文在多个竞争性制造商为在线零售商提供可替代性产品并通过零售商销售给网络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研究在线评论信息如何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决策及在线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定价策略。以neo-Hoteling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依赖零售渠道在线评论的消费者选择模型,并通过模型求解定量分析了二级供应链结构分散系统下在线评论对多个竞争性制造商及零售商最优决策的影响。得到当制造商基于评论制定最优定价策略时,在线评论对市场竞争强度没有影响,但决定潜在市场大小;各产品的均衡批发价及销售价按一定的比例随评论揭示的该产品与其他产品质量均值之差(正或负)增加或减少,评论信息通常会使制造商因好评而获利,由于评论增加了不同产品需求的不对称性,零售商因而具有更大的调价空间,往往通过提高(降低)占据有利(不利)评论的产品价格获得更高的利润。
    考虑需求和质量双重风险的动力电池回收定价策略和协调机制研究
    卢超, 赵梦园, 陶杰, 刘晨光, 余江
    2020, 29(4):  195-203.  DOI: 10.12005/orms.2020.0107
    摘要 ( )   PDF (14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理的定价策略和有效的协调机制是保障即将大量报废的动力电池实现回收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同时考虑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中来自市场的需求风险和来自回收渠道的质量风险,构建了两阶段逆向供应链分散式和集中式定价模型,发现分散决策下的最优回收价格始终低于集中决策下的最优回收价格,逆向供应链存在双重边际化现象;进一步,基于风险共享契约提出完全补偿契约来协调供应链,从而使供应链成员实现帕累托改进,并结合具体算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基于组合赋权法和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发动机健康状况评估
    韩亚娟, 杨玉琪
    2020, 29(4):  204-211.  DOI: 10.12005/orms.2020.0108
    摘要 ( )   PDF (93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有效评估航空发动机的健康状况,提出一种逼近理想点的组合赋权法和未确知测度模型相结合的评估方法。首先,分别利用序关系分析法、指标相关性赋权法和指标难度赋权法得到各指标的主客观单一权重;利用逼近理想点的组合赋权法并考虑指标权重与重要性的一致性,求解指标组合权重,使赋权结果更具科学性,加大不同类别评价对象的区分度。其次,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利用K-means算法将各指标分为两个对立等级,每个等级又分为两个互补小等级,以减少信息的重叠进一步区分不同类别的评价对象;根据指标属于不同等级的未确知测度、指标组合权重和评分准则,得到评价对象的健康评分。最后,通过航空发动机实例分析以及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分析,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
    ST摘帽如何影响公司价值和股价
    张耀杰, 李杰刚, 史本山
    2020, 29(4):  212-220.  DOI: 10.12005/orms.2020.0109
    摘要 ( )   PDF (9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2004~2015年的ST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和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ST摘帽对公司价值和股价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摘帽公告可以引起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而且,摘帽的部分信息含量可以被市场提前预期到,并立即反应到股价上。因此,仅从摘帽信息的股价反应速度看,我国的股票市场是半强式有效市场。此外,双重差分的实证结果显示,ST摘帽对公司价值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具体而言,摘帽事件可以同时显著地提高公司的市值和账面价值。这些结果都基本符合ST制度的政策预期。为了缓解内生性问题,在考虑控制变量的影响和倾向值匹配后,双重差分的实证结果是稳健的。
    看涨期权契约与看跌期权契约对比分析研究
    扈衷权, 田军, 冯耕中
    2020, 29(4):  221-229.  DOI: 10.12005/orms.2020.0110
    摘要 ( )   PDF (10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面临相同随机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本文对期权契约中的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契约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决策者在实际采购活动中选择不同类型的期权契约时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模型建立与求解分析,本文得出了销售商接受期权契约时,契约参数需要满足的条件及相应的订购策略;并进一步得出了两种期权契约下,供应链达到协调状态时的具体条件,分析了此时契约参数对供销双方利润的影响,继而给出了两种期权契约的适用范围以及供销双方的契约选择偏好。在此基础上,本文还给出了不同期权契约下,供销双方各自利润均不低于其自身保留利润时契约参数的取值范围,并证明了两种期权契约均可有效提高销售商的利润水平。最后,本文通过算例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
    管理科学
    合作创新是否真的助力企业节能减排?
    丁黎黎, 杨颖, 王伟, 王卓
    2020, 29(4):  230-239.  DOI: 10.12005/orms.2020.0111
    摘要 ( )   PDF (14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8年1月1日实施环境保护税法以后,我国正式开始了碳排放权交易、环境税、碳减排补贴政策的混合环境规制框架。本文基于政府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构建了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讨论各种政策相互作用下的均衡策略选择。研究结论显示:一是从政策作用效果来看,碳排放权交易、环境税、碳减排补贴政策能够激励企业进行减排技术创新投资决策。但是碳排放权交易和环境税却对企业生产决策起到叠加作用,抑制产品市场的活跃程度。二是从企业合作创新模式来看,本文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即技术溢出系数大于临界阈值时,完全合作创新模式是企业最优选择,并实现了企业最优减排水平;否则完全合作创新模式并不优于不合作创新模式。说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环境税率、减排补贴率的合理制定,以及合作创新的技术溢出率大小将影响减排企业在产品市场和技术研发市场的最优决策,我国政府需要重视产品市场和技术研发市场的联动效用来制定环境规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