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0年 第2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1-25
    理论分析与方法探讨
    政府-企业-居民多维演化博弈下城市垃圾绿色发电的政府财政策略优化研究
    刘勤, 杨青, 夏德
    2020, 29(1):  1-9.  DOI: 10.12005/orms.2020.0001
    摘要 ( )   PDF (143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垃圾发电技术趋于成熟,但是部分企业并没有选择绿色技术进行清洁焚烧绿色发电,引发公众抗议。针对现行财政策略对企业绿色发电行为引导的不足,建立政府-企业-居民多维演化博弈模型,分析财政决策变量对企业绿色发电行为策略的影响,提出命题并推导证明电价补贴、垃圾处理费支付、税收退税和设备采购抵税这四个财政决策变量能够有效引导企业绿色发电行为的参数值域,并基于现实数据进行Matlab仿真,分析各财政决策变量对企业绿色发电行为策略的收敛性和敏感性作用,最后提出财政策略优化建议。结果表明通过财政间接扶持方式引导企业绿色技术行为,能使电价补贴处于更低阈值,减少财政直接支出成本,不可过度依赖电价补贴,需改善垃圾处理费支付水平,丰富税收扶持手段。
    基于偏序集的PROMETHEE方法优化研究
    张飞, 岳立柱, 王国辉
    2020, 29(1):  10-16.  DOI: 10.12005/orms.2020.0002
    摘要 ( )   PDF (10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尽管PROMETHEE是当前最受欢迎的多准则决策方法之一,但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模型的应用范围与质量依然受制于指标权重问题。一些常用的赋权方法,不仅没有解决不确定权重问题,反而增加了决策风险。在偏序集相关定理的基础上,给出权重的定性信息即权重次序,由流出矩阵、流入矩阵和净流矩阵等定义,得到了PROMETHEE的偏序集表达形式。当流入和流出之和为常数时,证明了模型存在对偶性质。根据对偶性质,简化了PROMETHEE方法的分析步骤,删减模型冗余信息。应用偏序集表示的PROMETHEE,突破了模型没有具体权重便无法应用的思维定势,解决了模型赋权困难,增强了模型的鲁棒性,拓展了模型处理数据类型的范围。
    区块链驱动下快递“最后一公里”共同配送的博弈分析
    于晓辉, 何明珂, 张强, 逄金辉
    2020, 29(1):  17-22.  DOI: 10.12005/orms.2020.0003
    摘要 ( )   PDF (10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站在政府角度,分析在区块链驱动下快递企业是否共同配送的策略选择问题。分析政府补偿机制在解决区块链驱动下快递“最后一公里”共同配送的效用,通过演化博弈分析政府对于快递物流企业、社区的补贴的合理范围。通过分析可知:在无政府补偿机制下,单靠快递企业和社区的努力,较难彻底解决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发展的困境;政府需要对快递企业以及社区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并且保证补贴有一定的力度,这样才能保证快递企业、社区有足够的动力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最后一公里共同配送网络。
    政府监管下的医院医疗信息分享演化博弈分析
    张强, 王丽亚, 耿娜, 江志斌
    2020, 29(1):  23-31.  DOI: 10.12005/orms.2020.0004
    摘要 ( )   PDF (15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政府监管下医院间医疗信息分享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正在推行的医联体医院间信息分享运作模式,引入梅特卡夫定律并考虑患者评价的影响,分析了监管部门与医院各自的利益组成,建立了监管部门与医院两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采用复制动态方程研究了不同情形下医院间信息分享的演化博弈轨迹。研究表明,政府通过监管并建立激励惩罚机制等引导措施对医院最终达到的演化稳定态具有极大影响;降低医院主体信息分享的风险成本、规范提高医院分享信息的质量、引导患者增强对医院信息分享的关注、制定有吸引力和威慑力的奖惩政策,是促进医院医疗信息分享的关键。研究结果可为政府监管部门预测医院间的信息分享趋势和制定精准化政策以促进分享提供参考。
    中央与地方政府PM2.5治理策略分析
    周珍, 邢瑶瑶, 林云, 于晓辉, 谭志斌, 王洁
    2020, 29(1):  32-37.  DOI: 10.12005/orms.2020.0005
    摘要 ( )   PDF (94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京津冀雾霾治理为例,综合考虑了PM2.5在地区间的非对称性跨界传输影响、PM2.5治理对民众、企业、政府带来的协同效应。从中央与地方政府视角对比分析了减排指标约束下利益各方的PM2.5治理策略偏好。研究表明:由于跨界传输因子的影响,合作与非合作时污染物的去除量不一定相等。当各地合作与非合作污染物去除量相等时,合作与非合作成本无差异;否则,合作成本优于非合作,而合作成本的降低源于总体减排量减少。如果跨界传输因子增大或减小,合作与非合作治理的成本差距相应地会增加或减小,各地方政府合作治理意愿会逐渐增大或减小;而中央政府可能更希望地方政府在完成减排指标时能尽可能多减排,因此倾向于地方政府采取非合作治理。减排指标设置时应考虑合作与非合作时收益差异,以及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有服务时长和服务可选择性的快递车辆调度在线策略研究
    马军平, 徐寅峰, 吴腾宇
    2020, 29(1):  38-46.  DOI: 10.12005/orms.2020.0006
    摘要 ( )   PDF (10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快递揽件需求出现无法提前获知、服务每一个快递需求需要一定的服务时长,且无法接受全部请求的情形,提出带有服务时长和服务可选择性的快递车辆在线调度问题,证明了该问题在线策略竞争比的下界。在正半轴上提出Replan策略,在直线上提出ReOPT策略,在一般网络上提出GRH策略,证明了上述在线策略的竞争比。结果表明,考虑服务时长能够改善在线策略的竞争性能,所提在线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实用性。结论将为快递车辆的科学调度提供理论依据。
    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共力耦合演化机理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
    康伟, 杜蕾, 曹太鑫
    2020, 29(1):  47-56.  DOI: 10.12005/orms.2020.0007
    摘要 ( )   PDF (12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与公民环保意识的觉醒,由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而诱发的邻避冲突事件逐年增多,并呈现出以抗议污染类项目为核心的发展趋势。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引致因素间耦合作用影响着事件演变方向,因而构建邻避冲突共力耦合模型,探究邻避冲突演化机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耦合理论,在分析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发生的内在引致因素、外在引致因素、情绪引致因素、因素间共力耦合作用及事件内在演化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事件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余杭中泰垃圾焚烧厂事件”、“江苏启东事件”、“湖北仙桃垃圾焚烧发电厂事件”三起典型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探寻引致因素耦合度与邻避冲突发展演化的关系。研究发现,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引致因素耦合协调度与事件影响力值呈正相关关系,引致因素间耦合协调度与邻避冲突发展演化密切相关;情绪引致因素对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影响力起着强化推动作用,加速了事件的发展演化进程。研究结果为政府构建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引致因素阻断机制,多渠道化解民众群体情绪耦合力提供了新思路。
    零售商主导的模糊供应链博弈——考虑销售努力的情形
    黄晓玲, 洪梅香
    2020, 29(1):  57-68.  DOI: 10.12005/orms.2020.0008
    摘要 ( )   PDF (10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包含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零售商居于主导地位并付出销售努力时供应链各成员的决策。结合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将市场需求函数和制造商的制造成本、零售商的经营成本视为模糊变量;运用斯塔克尔伯格模型刻画零售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博弈过程,并引入期望值模型、机会约束模型来解决最优决策问题;通过一个数值算例证明了供应链博弈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在均衡结果中,考虑到零售商所承担的销售努力成本,其总体期望值利润相比于制造商而言偏低,但单位产品边际利润较高。原因在于,零售商的主导地位使其不仅通过销售努力提高产品销量,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利润,同时也能够采用压低批发价格的方式,使自身在供应链中获取更多收益。
    基于多元隐式信任关系挖掘的抗攻击社会化推荐算法研究
    吕成戍
    2020, 29(1):  69-78.  DOI: 10.12005/orms.2020.0009
    摘要 ( )   PDF (12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商业竞争环境下,推荐系统容易受到托攻击的危害。基于信任关系的社会化推荐算法被证明是解决托攻击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现有研究仅考虑显式信任关系,隐式信任关系没有被真正挖掘利用。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隐式信任关系挖掘的抗攻击社会化推荐算法。首先,借鉴社会学和组织行为科学领域的信任前因框架模型,从全局信任和局部信任两个视角深入研究各信任要素的提取和量化方法。然后,通过信任调节因子集成局部信任度和全局信任度获得用户总体信任度。最后,以用户总体信任度为依据将攻击用户隔离在可信近邻之外,实现基于信任关系的个性化推荐。大量对比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在改善推荐准确率的同时有效抑制了托攻击对推荐算法的影响。
    考虑攻击相关性的蠕虫传播模型
    宋明秋, 李艳博
    2020, 29(1):  79-85.  DOI: 10.12005/orms.2020.0010
    摘要 ( )   PDF (148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节点的感染概率直接对蠕虫的传播过程产生影响,而攻击行为的相关性会加大节点的感染概率。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考虑攻击相关性的STIR蠕虫传播模型。根据攻击相关性的特点,给出感染概率的更新计算方法,并利用状态转移概率法对传播过程进行数学描述,推导传播临界值的计算公式,最后在无标度网络中进行仿真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推导出的传播临界值的正确性。与未考虑攻击相关性的蠕虫传播模型相比,STIR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蠕虫的传播过程。同时在研究中还发现,感染概率初始值、感染变化率和传播概率的增加都会加大蠕虫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规模。
    惯例复制与知识转移:作用机制的权变条件研究
    魏龙, 党兴华
    2020, 29(1):  86-95.  DOI: 10.12005/orms.2020.0011
    摘要 ( )   PDF (10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惯例复制过程中与外部情景难以匹配的复制困境,分析了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对知识转移的单独以及联合作用的关系悖论,对比分析作用机制在网络闭合性和环境不确定性约束下的权变性影响。以研发密集型企业为对象,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网络闭合性和环境不确定性是惯例复制对知识转移的单独以及联合作用的权变条件;网络闭合性强化了常规惯例复制机制的促进作用,但限制了柔性惯例复制机制的效能发挥;环境不确定性削弱了常规惯例复制机制的促进作用,对柔性惯例复制机制的作用效果不显著;网络闭合性低或环境不确定性低时,两种惯例复制机制的联合作用相互补充,而网络闭合性高或环境不确定性高时,两种惯例复制机制相互替代。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惯例复制的权变作用,对提升技术创新网络的知识转移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冲击模型中强度的预测
    张权, 李艳君, 韩旸
    2020, 29(1):  96-98.  DOI: 10.12005/orms.2020.0012
    摘要 ( )   PDF (9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冲击强度预测模型。结合历史数据信息,用线性最小方差方法给出了冲击强度未来n步的预测值,并在正态假设下,推导出预测值Yt+n|Yt,Yt-1,…的置信水平为1-α的置信区间。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中国中长期煤炭需求预测
    侯小超, 张磊, 杨晴
    2020, 29(1):  99-105.  DOI: 10.12005/orms.2020.0013
    摘要 ( )   PDF (13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避免传统预测方法的参数取值主观性问题,采用参数随机产生的蒙特卡罗方法预测中国中长期煤炭需求。首先分析了经济增长、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三个主要煤炭需求影响因素,并基于1980~2015年间各影响因素及煤炭消费的历史数据和最小二乘法的多元线性回归拟合煤炭需求方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各影响因素的概率分布,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1981~2015年的煤炭需求,发现仿真结果可以较好拟合现实,可作为仿真预测的有效工具。结合经济新常态和能源结构调整的现状,控制参数取值范围进行蒙特卡罗仿真预测,结果显示,2016~2025年的煤炭需求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于2020年达到需求的峰值40.25亿吨,这些结果对于煤炭产业的科学决策有重要的作用。
    应用研究
    减少弃风的集团内部风、火交易激励机制研究
    朱万山, 毛启静, 陈珍珍
    2020, 29(1):  106-115.  DOI: 10.12005/orms.2020.0014
    摘要 ( )   PDF (14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针对我国弃风限电的现状,着眼于电力集团内部,提出在集团内部设立风、火电交易激励机制,激励风、火电厂自愿达成交易,火电厂为风电场主动避让发电量,在风、火电厂双赢的同时,提高电力集团的总体收益。本论文首先通过建立集团收益最大化模型,对减少弃风的集团收益最大化进行研究,为风、火电交易激励机制设立目标;然后通过建立火电厂收益最大化模型,对单一电价和多阶电价的价格机制分别进行研究,发现基于多阶电价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激励风、火电厂达成交易实现双赢,同时实现集团收益最大化,而单一电价却不行。集团内风、火电激励机制不涉及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便于在电力集团内部推广和应用。
    考虑声誉效应的众包竞赛动态激励机制研究
    朱宾欣, 马志强, LEONWilliams
    2020, 29(1):  116-123.  DOI: 10.12005/orms.2020.0015
    摘要 ( )   PDF (11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声誉效应引入众包竞赛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接包方为考虑未来绩效收益而提高当前努力。建立并求解了显性和隐性声誉效应下连续两个任务阶段的动态激励模型,探讨了显性声誉修正系数、隐性声誉系数以及参赛者数量对激励效果的影响,并与无声誉激励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声誉激励机制通过单位绩效激励强度和固定奖励水平两条途径起作用,增大隐性声誉系数有助于提高每个任务阶段的努力程度,显性声誉不确定性则会降低第2任务阶段的努力程度;各种条件下实施声誉激励对第1任务阶段中的努力程度和单位绩效奖励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参赛者数量的增加有助于弱化第1任务阶段中棘轮效应,但也会降低声誉激励机制对努力程度的正向价值,扩大声誉激励机制对单位绩效奖励的负向价值。
    视频车辆分类与计数的模型与应用
    左静, 窦祥胜
    2020, 29(1):  124-130.  DOI: 10.12005/orms.2020.0016
    摘要 ( )   PDF (21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受形态变化、光照变化、视觉碰撞和视觉模糊的影响,基于监控视频的车辆分类和计数一直都是待解决的复杂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新的模型来更好的提取前景。详细来讲,在初次前景提取中,建立模型判断是否存在车辆碰撞,对存在碰撞的车辆通过灰度空间双阀值和YCbCr图像空间处理后,对前景进行更准确的再提取。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碰撞车辆,定义间隙特征向量将车辆分割问题转换为寻找分割点的优化问题,从而给出高效的车辆分割算法,对发生碰撞的车辆进行准确分割。之后利用神经网络对车辆分类,并设计一种基于已正确对碰撞车辆分割的算法对车辆计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在视频车辆的分类和计数中取得优异的表现,并且数据处理速度能够满足及时性。比起人为计算车流量或建立三维模型等进行分析车辆碰撞情况下的车辆分类与计数,此方法兼顾了准确性与时效性,效率提高,成本减少。
    基于熵权TOPSIS-PSO-ELM的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徐建中, 孙颖, 孙晓光
    2020, 29(1):  131-140.  DOI: 10.12005/orms.2020.0017
    摘要 ( )   PDF (14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客观和准确地评价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本文构建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熵权TOPSIS的粒子群(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集成学习算法的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模型。首先运用熵权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测度并综合评价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然后将评价值作为先验样本进行极限学习机的训练与测试,训练过程中利用PSO优化极限学习机的网络结构与连接权值,从而对绿色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最后以60家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将熵权TOPSIS-PSO-ELM算法与极限学习机回归拟合算法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熵权TOPSIS-PSO-ELM模型所得评价结果较已有方法更为准确可靠。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发展能力提出了理论建议。
    基于连续用电量和缴费时间差的客户信用动态评价模型
    谢宏伟, 魏伟, 郭崇慧, 陈海民, 李文杰, 陈冲
    2020, 29(1):  141-147.  DOI: 10.12005/orms.2020.0018
    摘要 ( )   PDF (12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大供电量和提高电费回收效率是供电商增加收益的主要途径,并且用电客户的缴费时间差直接影响着电费回收效率。在用电客户信息较少的情况下,仅仅依赖用电客户的用电量信息和缴费时间差信息,采用扩展的“S型”函数对用电量信息和缴费时间差信息进行整合建模,构建了一个能够度量客户持续用电能力和缴纳电费积极性的客户信用动态评价模型。应用构建的模型对赤峰市宁城县实际用电客户进行信用评价,评价结果与领域专家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基于直觉模糊网络分析法和二元语义的文化创意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周晓光, 肖喻, 何欣
    2020, 29(1):  148-156.  DOI: 10.12005/orms.2020.0019
    摘要 ( )   PDF (11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股权转让、抵押贷款、上市、兼并与重组时,准确的评估企业价值有助于管理者和投资者作出正确有效的决策。根据文化创意企业的特点,提出从财务和非财务两方面对文化创意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财务方面采用贴现现金流法进行估计。非财务方面,从企业的经营性、创意性、成长性和带动性四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具有相互作用和反馈关系的网络指标体系。为更好地表达不确定条件下专家或决策者的意见,引入直觉模糊偏好关系建立判断矩阵。结合二元语义综合评价方法得到非财务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最后以上市公司中南传媒为例说明如何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地位综合评价
    陈芙英, 张建同, 罗梅丰
    2020, 29(1):  157-164.  DOI: 10.12005/orms.2020.0020
    摘要 ( )   PDF (19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基于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分析方法,从海运网络分析的视角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地位进行评价。在收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102个港口实际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海运网络拓扑结构图。通过对网络中港口节点的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中介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指标进行计算,结合熵权TOPSIS法综合得到港口地位的排序。结果表明新加坡港、上海港、巴生港在网络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且现有的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排序方法存在局限,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综合评价得到的港口排序更符合实际发展需求。最后运用节点删除法对排序结果进一步分析,为中国港口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参考与建议。
    网络借贷收窄利率定价区间的影响研究——基于倾向性分数匹配法
    董辰珂
    2020, 29(1):  165-175.  DOI: 10.12005/orms.2020.0021
    摘要 ( )   PDF (10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网络借贷的发展,学术界对网络借贷的研究逐渐深入。利率定价机制是网络借贷机制设计的核心,体现了金融的本质——对风险的定价,并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话题。Wei和Lin[1]曾记录和分析了美国网络借贷机制变更的过程。本文选用国内一家代表性的网络借贷平台数据,用倾向性分数匹配法对其利率定价机制变化前后的交易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当平台收窄了利率区间且降低了合格借款人的审核通过率,违约率反而更高。狭窄的利率区间降低了利率区分度,而利率区分度是投资人判断具体贷款所处风险水平的重要依据,实际上恶化了信息不对称,影响投资人投资行为,具体表现为满标时间延长、单笔贷款投标占比减少,并且投资人羊群行为加重。本文以期限利率周度标准差为利率区间的代理变量,解释了上述变化产生的原因。平台收窄利率区间,降低了贷款质量优劣的区分度,使得平台和投资人风险识别效率降低,未能达到平台运营优化的结果。本文丰富了网络借贷的学术研究,为网络借贷利率定价机制的发展提供参考。
    基于MRS-SJC-Copula模型对A股与港股的动态联动性研究
    吴筱菲, 朱淑珍, 白正午
    2020, 29(1):  176-184.  DOI: 10.12005/orms.2020.0022
    摘要 ( )   PDF (13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经济增长周期变化,导致不同股票市场存在高低状态转换的现象,在研究不同股票市场之间联动性的研究时,需要考虑股票波动均值和方差两种结构变化。基于具有马尔可夫状态转换的动态SJC-Copula,结合修正ICSS算法对我国内地股票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进行方差结构突变点的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国内和香港股票市场之间存在非线性非对称的时变相依性,并持续存在高低两种不同状态的概率转换。股票指数由于动态联动受到负面消息的下跌幅度大于正面消息的变化幅度,且上下尾部均受上期信息的持续影响。“沪港通”、“深港通”、中美贸易战等因素使得其上下尾部发生结构突变,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的联动性增大和市场波动幅度趋强。
    我国股市网络稳定性及其宏观影响因素——基于三种网络拓扑结构、鲁棒性的实证研究
    张伟平, 庄新田, 吴冬梅
    2020, 29(1):  185-194.  DOI: 10.12005/orms.2020.0023
    摘要 ( )   PDF (12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金融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特征及衡量市场风险的VaR模型,建立我国沪深股市的股票关联网络,实证研究三种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并使用协整检验方法分析网络稳定性和宏观经济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股票价格网络不具有无标度性,多标度网络和风险网络都具有无标度性;在三种网络中,风险网络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此外,股市波动率和网络稳定系数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股市波动的前期变化能有效解释网络稳定性系数的变化;网络稳定性与宏观经济变量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GDP增长率、消费者物价水平CPI对网络稳定性具有正向效应,利率对网络稳定性具有负向效应。风险网络的提出有助于分析我国股市的短期风险及稳定性,并为制定系统风险防御策略提供参考。
    不平衡报价跨期选择的多因素交互作用研究
    晋良海, 龚润, 陈述, 陈雁高, 郑霞忠, 姚若军
    2020, 29(1):  195-201.  DOI: 10.12005/orms.2020.0024
    摘要 ( )   PDF (10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价人的跨期选择心理特征将直接影响不平衡报价策略,从而影响工程结算额度与经营效益。为揭示不平衡报价决策者的跨期选择心理机制,针对不平衡报价策略制定过程中出现的跨期选择心理效应问题,基于跨期结算组合策略的最大效用原则,并假设报价决策者为有限理性人,引入时间尺度、时间框架、理性水平3个变量,采用23(3因素2水平)设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方式,对跨期选择的多因素交互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尺度、理性水平及时间框架主效应显著;理性水平与时间框架、理性水平与时间尺度、理性水平与时间框架和时间尺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在日期框架中,时间尺度较小时的报价均高于时间尺度较大时的报价;在延迟天数时间框架中,高理性水平报价人在时间尺度较小时的报价低于时间尺度较大时的报价,而低理性水平报价人则相反。研究结果对于增强不平衡报价决策效率、实现理性化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管理科学
    基于模糊信息公理与云模型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
    赵金辉, 王学慧, 关文革, 尹立杰, 周玉
    2020, 29(1):  202-208.  DOI: 10.12005/orms.2020.0025
    摘要 ( )   PDF (13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虚拟企业建立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合作伙伴选择,本文以合作需求为驱动,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信息公理与云模型的合作伙伴选择方法。利用质量功能展开法将合作需求转化为决策属性及其重要度,采用模糊三角数处理展开过程中的不确定信息,并以相对偏好关系计算属性相对重要度。运用信息公理计算各候选企业的信息量,再以各候选企业信息量作为云滴,利用逆向云生成器求得评价结果的云数字特征,通过云数字特征将其转换为定性评价,并进一步分析评价结果。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真的那么重要吗?
    周文
    2020, 29(1):  209-222.  DOI: 10.12005/orms.2020.0026
    摘要 ( )   PDF (10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恰当评估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通过编制2002、2007和2012年中国社会核算矩阵,进行乘数分解和结构化路径分析的结果表明:房地产业对行业总产出、劳动力和资本报酬、居民和企业收入的拉动作用极低。房地产业主要对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及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四个行业的产出影响比较显著,对前三个行业主要是直接的一步式影响,与房地产业紧密相关的产业链条并不长。房地产业对要素报酬和机构收入的拉动总效应极小,且主要是开环效应,与此同时,房地产业主要通过自身和金融业影响要素报酬进而影响机构收入,特别是对资本报酬和企业收入的影响简单、直接,高度依赖这两条基础路径。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有关税收已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房地产开发和运营商、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已成为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
    综述
    并行分批排序综述
    井彩霞, 吴瑞强, 贾兆红
    2020, 29(1):  223-239.  DOI: 10.12005/orms.2020.0027
    摘要 ( )   PDF (14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并行分批排序起源于半导体芯片制造过程。在并行分批排序中,工件可成批加工,批加工机器最多可同时加工B个工件,批的加工时间为批中所有工件的最大工时。首先根据传统的机器环境和目标函数对并行分批排序已有成果进行分类介绍,主要为单机和平行机的机器环境,以及极小化最大完工时间、极小化总完工时间、极小化最大延迟、极小化误工工件数、极小化总延误和极小化最大延误的目标函数;然后梳理了由基本问题所衍生出来的具有新特点的16类新型并行分批排序,包括差异尺寸工件、多目标、工件加工时间或顺序存在限制、考虑费用和具有特殊机制等情况;最后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