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詹美求,潘杰义.校企合作创新利益分配问题的博弈分析[J].科研管理,2010,22(5):8-13. [2] 罗利,鲁若愚.产学研合作对策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0,14(2):1-4. [3] 嵇忆虹,吴伟,朱庆华.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方式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1):36-38. [4] 鲁若愚,傅家骥,王念星.校企合作创新的属性演化及对分配方式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3(10):153-160. [5] 任培民,赵树然.期权-博弈整体方法与产学研结合利益最优分配[J].科研管理,2008,29(6):171-177. [6] 鲍新中,王道平.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本分摊和收益分配的博弈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5):75-81. [7] 黄波,孟卫东,李宇雨.基于双边激励的产学研合作最优利益分配方式[J].管理科学学报,2011,14(7):31-42. [8] 龚晓薇,糜仲春.2级VMI集成的Shapley指数收益分配方案[J].运筹与管理,2009,18(1):86-91. [9] 谭忠富,于超,李莉等.发电侧与供电侧联合节能及SO2减排利益分配优化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6):1182-1190. [10] 高洁,周衍平.Shapley值在植物品种权价值链利益分配中的应用[J].运筹与管理,2012,21(2):168-172. [11] 赵晓丽,乞建勋.供应链不同合作模式下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以煤电企业供应链为例[J].中国管理科学,2007,15(4):70-76. [12] 胡丽,张卫国,叶晓鉎.基于Shapley修正的PPP项目利益分配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2):149-154. [13] 孙世民,张吉国,王继永.基于Shapley值法和理想点原理的优质猪肉供应链合作伙伴利益分配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8,17(6):87-91. [14] 张捍东,严钟,方大春.应用ANP的Shapley值法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策略[J].系统工程学报,2009,24(2):205-210. [15] 苏屹,李柏洲.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支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28(1):141-150. [16] 倪建明,吴贵生.一种技术扩散中介服务责任利益分配的新机制[J].科研管理,1995,16(4):23-28. [17] 戴建华,薛恒新.基于Shapley值法的动态联盟伙伴企业利益分配策略[J].中国管理科学,2004,12(4):3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