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铭,李纪珍.创新网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22(8):52-54. [2] Freeman C. Network of innovators: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 Research Policy, 1991, 20(5): 499-514. [3] 梅亮,许庆瑞.创新网络研究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11,(10):18-25. [4] 骆品亮,杨树.我国基因工程制药业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分析与发展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64-69. [5] 沈必扬,池仁勇.企业创新网络: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范式[J].科研管理,2005,26(3):84-91. [6] 李金华,孙东川.创新网络的演化模型[J].科学学研究,2006,24(1):135-140. [7] 张树义,雷星晖,李晓龙.从网络战略联盟到战略联盟网络:企业战略联盟的演进路径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管理评论,2006,18(8):33-40. [8] 刘兰剑,司春林.创新网络17年研究文献述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4):68-77. [9] 党兴华,郑登攀.对《创新网络17年研究文献述评》的进一步述评——技术创新网络的定义、形成与分类[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3):9-15. [10] Gnyawali, Devi, Byung-Jin (Robert) Park. Co-opeti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 multilevel conceptual model[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09, 47(3): 308-330. [11] 孙冰,周大铭.国外创新网络核心企业研究现状评介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8):17-24. [12] 任道纹.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国际竞争力的形成机理[J].广东社会科学,2012,(1):74-79. [13] 陈旭,李仕明.产业集群内双寡头企业合作创新博弈分析[J].管理学报,2007,4(1):94-99. [14] 林洁.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的动态博弈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33-35. [15] 张洪涛,何任.非对称企业合作创新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0,18(6):163-170. [16] 易余胤,肖条军,盛昭瀚.合作研发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 2005,8(4):80-87. [17]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8-95. [18] 张芷芬.微分方程定性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25-13. [19] 罗伯特·K.殷著.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周海涛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55-56. [20] 罗伯特·K.殷著.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M].周海涛等译.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77-90. [21] 李平,曹仰锋.案例研究方法:理论与范例——凯瑟琳·艾森哈特论文集[C].Eisenhardt,Kathleen.由案例研究构建理论[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