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峰,田佳禾.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化的水平和趋势——一个结构的和比较的分析[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5,6(03):120-142. [2] 张志明.金融化视角下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8,(01):30-37. [3] 陈享光.金融化与现代金融资本的积累[J].当代经济研究,2016,(01):5-15,97. [4] 马锦生.美国资本积累金融化实现机制及发展趋势[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4,5(04):61-85. [5] 张成思.金融化的逻辑与反思[J].经济研究,2019,54(11):4-20. [6] 张成思,郑宁.中国实业部门金融化的异质性[J].金融研究,2019,(07):1-18. [7] 韩珣,田光宁,李建军.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融资结构——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国际金融研究,2017,(10):44-54. [8] 刘宾,陈波.经济金融化与美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理论与实证分析[J].上海金融,2019,(12):63-70. [9] 朱东波,任力.“金融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J].经济学家,2017,(12):17-26. [10] 王博,毛毅.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与效应[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40(10):88-104. [11] 马慎萧.劳动力再生产的金融化——资本的金融掠夺[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10(02):125-141. [12] 刘贯春,张军,刘媛媛. 金融资产配置、宏观经济环境与企业杠杆率[J].世界经济,2018,41(01):148-173. [13] 李程,赵一杰.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微观杠杆率及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9,(10):20-38. [14] 倪志良,宗亚辉,张开志,郭玉清,徐晓宇.金融化是否制约了实体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19,(03):51-62. [15] 赵立韦,干胜道.金融化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J].财会月刊,2018,(10):37-41. [16] 杨松令,牛登云,刘亭立,王志华.实体企业金融化、分析师关注与内部创新驱动力[J].管理科学,2019,32(02):3-18. [17] 鲁春义,丁晓钦.经济金融化行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一个演化博弈框架[J].财经研究,2016,42(07):52-62,74. |